本尼迪克特·沙克

本尼迪克特·沙克

班尼迪克特‧沙克 (Benedikt Schack) 與席卡內德 (Schikaneder) 劇團合作演出:歌唱劇《安東之子》(Die Zween Anton) 中的曲目《我的安東》(O Anton du bist mein)。沙克位於畫面中央,他的雙手由女高音約瑟夫·霍弗 (Joseph Hofer) 和男中音/經理埃馬紐埃爾·席卡內德 (Emanuel Schikaneder) 握著。點擊圖片看其他演員的身份和原始出處。

本尼迪克特·埃馬紐埃爾·沙克 (Benedikt Emanuel Schack),也寫作本尼迪克特·埃馬紐埃爾·沙克 (Benedikt Emanuel Schak),1758 年 2 月 7 日出生於波希米亞米羅提採;1826 年 12 月 10 日[1]逝世於慕尼黑,是一位奧地利歌劇男高音、作曲家、樂隊指揮、長笛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樂器經銷商和唱詩班男孩。

1773 年,沙克在布拉格聖維特教堂擔任合唱團成員。 1775 年,他在維也納學習醫學和哲學,並跟隨卡爾·弗里伯特學習作曲和聲樂。 1780 年,沙克成為下西里西亞利格尼茨海因里希·馮·舍奈希-卡羅拉特王子的樂長。 1784 年樂團解散後,他以音樂商人的身份在全國各地旅行。 1786 年 5 月,他在薩爾斯堡被劇院導演伊曼紐爾·席卡內德聘用,並隨其樂團前往奧格斯堡和雷根斯堡。 1789 年 5 月,席卡內德終止了在雷根斯堡的合同,沙克陪同他去了維也納。 1791 年 9 月 30 日,他在維也納維登劇院首演的莫札特《魔笛》中演唱了塔米諾的角色。他也是莫札特去世前一天與其排練《安魂曲》部分內容的歌手之一。 [2] 與普遍的誤解相反,沙克並非長笛演奏家,在扮演塔米諾時也沒有親自演奏長笛。他為席卡內德的幾份歌劇劇本譜曲。

Benedikt Schack – Wikipedia

Benedikt Schack – Wikipedia EN

2022-12-10 奧格斯堡

2022-12-10 奧格斯堡

Leonor Amaral, Kai Kluge, Joachim Höchbauer, Jonas Müller und Elena Harsányi vor einem Dia des Tempels von Abu Simbel in der konzertanten Aufführung von “Der Stein der Weisen”. (Foto: Tobias Eggensberger/Ophelias PR)

Leonor Amaral, Kai Kluge, Joachim Höchbauer, Jonas Müller und Elena Harsányi vor einem Dia des Tempels von Abu Simbel in der konzertanten Aufführung von “Der Stein der Weisen”. (Foto: Tobias Eggensberger/Ophelias PR)

該歌劇繼2001年後於2022年第二次在奧格斯堡上演。

Bericht Süddeutsche Zeitung

2006-06-27 +6x 加辛頓歌劇節

2006-06-27 +6x 加辛頓歌劇節

演出

歌唱劇於1790年9月11日在維登劇院首演,由亨內伯格執導。 1999年,波士頓巴洛克樂團首次錄製了該劇。 [2][6]近代演出包括:2001年在漢普斯特德和海格特音樂節、奧格斯堡歌劇院和佩珀代因大學;2002年在班普頓古典歌劇院;2003年在阿姆斯特丹戰鬥樂團;20 06年在阿斯托利亞音樂節、加辛頓歌劇院和薩爾茨堡莫札特故居;2010年在蘇黎世歌劇院(溫特圖爾城市劇院);以及2018年在因斯布魯克蒂羅爾州立劇院。

see performance history 2006

1998-10-31 波士頓巴洛克

1998-10-31 波士頓巴洛克

(《魔法石》或《魔幻島》)

兩幕歌唱劇

音樂由沃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札特、約翰·巴普蒂斯特·亨內伯格、
本尼迪克特·沙克、弗朗茨·澤維爾·格爾和伊曼紐爾·希卡內德創作

劇本由伊曼紐·希卡內德創作

首演:維登河畔劇院,1790年1月11日
現代首演:波士頓巴洛克劇院,1998年
首次錄音:波士頓巴洛克劇院(Telarc),1999年

演員陣容(依出場順序):
薩迪克,阿卡迪亞的統治者(男高音)
納丁,他的女兒,愛上了納迪爾(女高音)
納迪爾,他的繼子,愛上了納丁(男高音)
盧巴諾,薩迪克的場地管理員,盧比娜拉的丈夫(男低音)
露巴娜拉,盧巴諾(女高音)
精靈,阿斯特羅蒙特的信差(女高音)
四位少女(女高音)
歐提弗龍特,冥界的邪惡之神(男低音)
阿斯特羅蒙特,仁慈之神,歐提弗龍特的兄弟(男高音)
牧羊人、牧羊女、獵人與惡魔合唱團

管弦樂團:

2 支長笛、2 支雙簧管、2 支單簧管、2 支巴鬆管、
2 圓號、2 個小號、2 長號、定音鼓和弦樂

Details bei Boston Baroque

沃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札特

沃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札特

沃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札特(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斯堡,任薩爾茨堡大主教;1791年12月5日卒於奧地利維也納),主要署名沃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札特,是維也納古典時期薩爾斯堡[3]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廣泛,享譽全球,是古典音樂曲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作為當時作曲家們普遍的合作形式,《魔笛》的前身歌劇由多位作曲家共同創作,從手稿中可以證實,莫札特顯然是其中之一。這在1998年的音樂史上引起了轟動。

沃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札特 – 維基百科

2024-06-28 慕尼黑宮廷管弦樂團

2024-06-28 慕尼黑宮廷管弦樂團

賢者之石或魔法島

作品作者:沃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札特 (1756-1791)、約翰·巴普蒂斯特·亨內伯格 (1768-1822)、本尼迪克特·沙克 (1758-1826)、弗朗茨·克薩韋爾·格爾 (1764-1827)

表演者:Klangverwaltung 合唱團、慕尼黑宮廷管弦樂團、Rüdiger Lotter

2張CD

由 Emauel Schikaneder 創作的歌唱劇,配樂由沃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約翰·巴普蒂斯特·亨內伯格 (Johann Baptist Henneberg)、貝內特·沙克 (Benedi Schack) 和弗朗茨·克薩韋爾·赫格爾克薩 (Franz Ger

表演者:Klangverwaltung 合唱團、慕尼黑宮廷管弦樂團、Rüdiger Lotter

標籤:DHM、DDD、2023

訂單號碼:11817462

發售日期: 六月2024年2月28日

直接連結 jpc

慕尼黑宮廷樂團在專家呂迪格·洛特的指揮下,首次呈現了歌劇《魔法石》或《魔島》的精湛錄音,其歷史音質堪稱完美。這部歌劇被認為是W. A. 莫札特著名傑作《魔笛》的前身,劇本由埃馬紐埃爾·席卡內德創作,他後來也為《魔笛》創作了劇本。

這部歌劇並非由一位作曲家創作,而是由四位作曲家共同創作,其中包括莫札特!直到1996年,《魔法石》的樂譜副本才被重新發現,抄寫員在樂譜中列出了各作品的作者姓名——這引起了轟動!例如,這導致人們發現莫札特著名的《貓之二重唱》K.625實際上源自《魔法石》。 《魔法石》中的許多段落與《魔笛》中的類似片段在音樂和風格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這表明莫札特創作這部歌劇的靈感不僅源於自身,也源自於其他所有參與者的靈感。

這部歌劇的故事取材自克里斯多福·馬丁·維蘭德的一系列童話故事,講述了兩個世仇兄弟——統治阿卡迪亞的半神阿斯特羅蒙特和統治冥界的尤蒂弗朗特——以及一對陷入爭執的戀人。獨唱角色由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員組成,既有知名歌唱家,例如明星男高音邁克爾·沙德,也有嶄露頭角的男高音凱·克魯格和男中音喬納斯·穆勒,以及國際比賽獲獎者,例如女高音萊昂諾爾·阿瑪拉爾。作品中的眾多合唱場景由KlangVerwaltung合唱團演繹。這首鮮為人知的音樂瑰寶的激動人心、鏗鏘有力的新錄音!